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,更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,它标志着一年中最长的夜晚和最短的白天,象征着阴极阳生,万物复苏的希望,作为一位书法家,我深知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,如何通过笔墨来寻找内心的温暖与光明。
冬至的书法,讲究的是“静”与“暖”的融合。 静,是心境的宁静,是摒弃外界喧嚣,专注于笔尖的流动;暖,则是通过墨色的浓淡、字体的结构,传递出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,在寒冷的冬夜,一炉炭火旁,铺开宣纸,研磨墨汁,提笔书写,仿佛能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每一个观者。
在选纸上,我偏爱略带暖意的熟宣或半生熟纸。 这样的纸张不仅易于控制墨色,还能在书写时感受到一种与冬日相呼应的温润感,而墨色的运用上,我会倾向于使用较为深沉的墨色,以表现冬至时节的沉静与内敛,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、墨色的干湿浓淡,来营造出一种冬日特有的静谧与深邃。
字体方面,我倾向于选择行书或草书。 这类字体流动而富有生命力,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冬至时节万物虽静而内力勃发的意境,在书写过程中,我还会加入一些个人情感的小元素,如将某个字的笔画拉长或缩短,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。
冬至的书法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,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,它让我在寒冷的冬日里,找到了与自己对话的方式,也找到了那份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光明。
发表评论
在冬至的墨香里,以书法为炉火取暖,笔尖轻舞间寻觅温暖如春的气息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