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中,“惊蛰”标志着万物复苏、春回大地的开始,作为一位书法家,如何在笔墨间捕捉这份生机勃勃的景象,是我时常思考的问题。
在选纸上,我倾向于使用略带湿意、吸水性好的宣纸,以模拟春雨初降的湿润感,这样的纸面能更好地展现墨色的变化,为“惊蛰”的书写增添一份灵动与生机。
在墨的运用上,我追求“浓淡相宜”的境界,正如春日里晨雾初散,阳光透过薄云洒下的光影,我力求在墨色中体现出这种层次感,起笔时,墨色略淡,如初春的晨曦;收笔时,墨色渐浓,仿佛春意正浓时的阳光。
在笔法上,“惊蛰”二字需以刚柔并济的笔触书写,起笔处,我采用略为轻快的动作,以表现春日的轻盈与灵动;而收笔处,则需稍作停顿,以展现春意盎然时的稳重与力量,通过笔锋的转换,我力求在字间流露出一种“惊醒”的动态感,仿佛是冬眠的生灵在春雷的呼唤下苏醒。
在章法布局上,“惊蛰”二字需与整幅作品融为一体,既要突出其作为标题的醒目感,又要与周围文字形成和谐的呼应,我常以“留白”为妙,让整幅作品在“惊蛰”的春意中呼吸,展现出一种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的自然之美。
通过选纸、墨色、笔法与章法的精心安排,“惊蛰”二字便能在我的笔下跃然纸上,唤醒观者心中那份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。
发表评论
惊蛰之笔,在书法中轻描淡绘间唤醒春意盎然,墨香里蕴含生机勃发之势态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