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,岳阳楼不仅以其雄伟壮观的建筑屹立于洞庭湖畔,更因范仲淹那篇脍炙人口的《岳阳楼记》而名扬四海,作为一位书法家,我常思量,如何以笔墨传达这方水土的壮丽与人文的深邃?
停顿间,思绪流转。 提笔前,我需先凝神静气,正如范公“前人之述备矣,而吾未敢忘”的谦逊与深思,岳阳楼的景致,是“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”的湖水,是“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”的变化,我欲以行云流水般的行书,捕捉那湖光山色的灵动,让观者仿佛置身其境。
落笔处,情感交融。 每一划、每一撇、每一捺,都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对人文情怀的颂扬,我试图在纸上勾勒出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豁达,让观者能在这方寸之间,感受到范公那份超然物外的境界。
收笔时,意犹未尽。 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,更是心灵的对话,当我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作结时,不仅是对岳阳楼景致的描绘,更是对那份深沉家国情怀的致敬。
一纸笔墨,虽不能尽显洞庭风华之万一,却也希望能让观者心生向往,共鸣于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。
添加新评论